更新時間:2021-09-19 17:14:21 所屬欄目:手術 作者:蘇予寧
顱內動脈瘤是指腦動脈局部血管薄弱而形成的瘤樣突起,屬于腦血管病。據統計,我國每100個成年人中,就有7個是動脈瘤攜帶者。
近日,有這樣一條新聞:安徽一位大學生因動脈瘤破裂離世后,家屬捐贈了雙腎、肝臟和眼角膜至少幫助5個人重獲新生。事實上,這位大學生在在高中時曾被診斷患有顱內腦動脈瘤,但是一直沒有處理。2018年3月10日早上,突然感覺劇烈頭痛,送醫后檢查結果顯示動脈瘤破裂。4月2日,患者離世,年僅21歲。
顱內動脈瘤如果不破裂,患者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適,但是一旦破裂出血,則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顱內動脈瘤破裂是臨床最常見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也是臨床常見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的原因。據統計,顱內動脈瘤破裂后只有1/3的患者能夠倖存,這其中還包括身體留有各種殘疾的患者。
顱內動脈瘤破裂雖然是高位重癥,但是大多數患者動脈瘤終生不破裂。再者,臨床醫學對于動脈瘤破裂并不是無計可施,而是可以通過外科手術等進行預防性治療的。
目前,神經外科醫生對于沒有破裂的動脈瘤患者是不是該進行預防性手術還沒有統一的認識,但是卻可以根據患者年齡,動脈瘤大小、位置等進行破裂風險和手術風險評估,并決定是否需要提前干預。比如血管內介入栓塞術。
介入栓塞術在顱內動脈瘤治療中主要是在體外穿刺,將微導管直接插入到腦部瘤體內,再推入微彈簧圈,進行填塞,閉塞動脈瘤,消除動脈瘤破裂的可能。
介入栓塞術手術是目前顱內動脈瘤治療的主要方式,其主要優勢在于手術風險小、患者恢復快,預后較好、后遺癥少。
再者,必須要提醒動脈瘤沒有破裂的患者朋友,動脈瘤破裂很容易就能發生因此一定要和醫生建立隨訪,并且學會正確的生活和護理方式,避免動脈瘤破裂。
歡迎留言: